課前準備要做大量的工作,備課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:

(1)吃透教材
教材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參考大量專業(yè)書籍進行編寫的。雖然對內容已有一定條理和層次的安排,但是,教師要想在課堂上把這些內容充分講授出來,課前必須對教材進行認真推敲,在內容上適當調整、濃縮,將收集的最新資料進行補充,使其更加充實;力求做到內容精煉、新穎、條理清楚、層次分明、重點突出、邏輯性強??傊?,吃透教材才能備好課,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。
(2)認真寫好教案
寫教案絕不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抄錄,而是對準備講授的內容做透徹的分析,明確本次課程應達到什么目的、使學生掌握到什么程度、重點內容是什么、應如何講解、完成重點內容的講解需用多長時間、難點內容是什么、用什么方法來突破、怎樣才能使學生聽明白。通過分析,寫出教案,明確講課目的是使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講課內容,應用恰當、準確的表達方式和教學手段,使學生能夠完全理解。為了使學生課后能更好地鞏固,在教案中還可寫出思考題。思考題應具有啟發(fā)性和引導性,使學生通過思考題將各部分的內容緊密地聯(lián)系在一起,并能觸類旁通、舉一反三、深人全面地掌握所講內容。在教案中還應寫出課堂情況和具體要求,以便正確分析課堂情況,更好地組織好課堂教學,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。
(3)講課時間的分配和語言的準備

上課時間是有限的,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加大對學生信息量的傳遞,語言須精煉,應充分準備,對每個間題、每段內容用什么樣的詞語、語調來表達,都應反復推敲、斟酌,做好準備,力求語言準確而富有趣味感,使學生容易集中精力,認真聽講。在備課過程中,對整堂課的時間應分配合理,如課堂提問、非重點內容、重點內容、難點內容、內容歸納、布置思考題等各占多長時間,課前都應做到心中有數。只有這樣,才能使教學內容有條不紊地展開。這方面對尚缺教學經驗的青年教師尤為重要,這也是對基本功的訓練。尋找兩者兼顧的方法。